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
今天又有客戶問我,打印機能不能藍牙連接PDA手機打印,那些有低功耗藍牙的打印機,能否進行藍牙連接打印。我這里也再次說明:
可以連接斑馬打印機藍牙進行打印
但是對只支持低功耗藍牙模塊的
我們不推薦
進行批量打印作業
因為低功耗藍牙模塊是用來方便管理使用的,不具備高速的數據傳送速度。如果你希望使用無線打印方式,建議配置經典藍牙模塊,或者WIFI模塊。特別是那些標簽中有大量中文,logo圖片,或者表格的用戶
藍牙的前世今生
藍牙技術標準開始于上個世紀末,而藍牙真正在市場上獲得應用,應該是 2004 年推出的藍牙 2.0。
2007 年 7 月,藍牙技術聯盟通過了藍牙核心規范 2.1+EDR,其向下對 1.2 版本完全兼容,并增加了 Sniff 省電功能,使得功耗大幅降低。藍牙 2.1 版本主要實現了 3 個目標,這也奠定了藍牙未來發展的主基調:一是安全簡易配對,為數據交換雙方創建了加密功能;二是 Sniff 分級,可將藍牙設備的電池壽命延長 5 倍;三是擴展查詢響應,它可以防止設備與不需要的設備配對,精確性更高。
2009 年推出的藍牙 3.0+HS 版本,大幅提高了數據傳輸速率,解決了藍牙傳輸大文件耗時長的問題。正是在這個版本中引入了單播無連接數據,使得該技術的響應速度更快。總的來說,藍牙 3.0+HS 在很大程度上改進了原有的藍牙技術,令其在激烈的競爭中沒有掉隊。
藍牙 4.0 是在 2010 年面世的,它允許在更大范圍內進行數據傳輸,并改善了連接性能。不過藍牙 4.0 最大的一個變化還要算是低功耗藍牙(BLE)的出現,此舉有力地推動了藍牙的應用普及,特別是搭上了彼時方興未艾的物聯網應用發展的快車,于是藍牙的版圖也從傳統的 IT 周邊和無線音頻設備,擴展到了更多的智能設備領域。
可以說從藍牙 4.0 開始,藍牙的發展路徑開始有了兩個分支——一個被稱為藍牙經典,主要用于無線揚聲器、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和耳機;另一個就是低功耗藍牙(BLE),BLE 在功耗敏感型的應用中(如電池供電的設備),以及只需傳輸少量數據的應用中(比如傳感器應用),表現極其突出。由于許多物聯網系統涉及小型設備和傳感器,因此 BLE 已經成為物聯網中更常見的協議。
a)Class A 是用在大功率/遠距離的藍牙產品上,但因成本高和耗電量大,不適合作個人通訊產品之用(手機/ 藍牙耳機/藍牙 Dongle 等等),故多用在部分商業特殊用途上,通訊距離大約在 80~100M 距離之間。
b)Class B 是目前最流行的制式,通訊距離大約在 8~30M 之間,視產品的設計而定,多用于手機內/藍牙耳機/藍牙 Dongle 的個人通訊產品上,耗電量和體積較細,方便攜帶。
c)BTLE 根據低功耗藍牙BLE協議, 物理層physical layer的傳輸速率是1Mbps,相當于每秒125K字節。但事實上,其只是基準傳輸速率,協議規定BTLE不能連續不斷地傳輸數據包,所以實際速率低很多,否則就不能稱為低功耗藍牙了。不同芯片方案受“連接間隔時間”和“連接延遲”等參數的影響會有不同,但是速度快了BTLE低功耗的優勢就弱化了。
打印測試實驗
1)用小程序將文件發送,發送給使用低功耗藍牙方式發送給打印機ZD420T打印,耗時1分45秒
2)發送給使用經典藍牙方式發送給打印機ZR668打印,耗時3秒
通過上面的對比,可以看到低功耗藍牙方式105秒,經典藍牙方式3秒,35倍傳送的差別。
所以選藍牙打印機一定要支持"經典藍牙協議"的
上一篇:條碼掃描和打印設備那些事兒